小说妹妹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部分(第2页)

这里讲到人生在世,几件要事:(1)在家里,对父母尽孝,对兄弟爱护;(2)在社会上把这种孝悌扩展开来,博爱大众,亲近仁者;(3)先学做人,后学专业本领。

2。 《论语·学而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父亲活着,就观察作为儿子的志向;父去世了,就观察做儿子的作为;三年对于父亲合理的地方不改变,可以说是孝了。

这里的理念是对孝子的“两观”:(1)子女的“肖”与“不肖”,也就是善与不善,父亲活着的时候,主要观察他的志向;(2)父亲去世了,主要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三年继承其父合理的地方不改变,那就是孝子了。当然,今天人们会重新审视,因为时势在变化,父辈的东西不一定就谨遵不变,而是继承其是者,否定其非者。

3。 《论语·为政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鲁国的大夫,姓仲孙,名无忌;懿,是其谥号。因为是鲁国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之一,故文中又称孟孙。樊迟,孔子弟子。孟懿子问孝,孔子说:“不违背。”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我回答说,‘无违。’”樊迟问:“这怎样讲?”孔子说:“活着,侍奉父母用礼;逝世了,安葬他们用礼,祭祀他们也用礼。”

这一段话的启示是:孝,要做到“不违”,不违背礼节、礼数、礼仪,而这里所说的礼,也就是孔子心目中最神圣的《周礼》。当然孔子这话也有针对性,因为当时鲁国的三家是大夫,只能用大夫之礼,但是他们经常僭越,不仅用了诸侯级别的礼,甚至还用上了天子的礼。这就是“违”了,因此孔子特别有针对性地解释“孝”就是“不违”的说法。其实,就一般情况来说,孝敬父母也要遵循一定的礼,不要违背。譬如为父母办理丧葬,一般人也不应该违背规定的礼仪。

4。 《论语·为政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是仲孙彘,是孟懿子的儿子;“武”,是其谥号。孟武伯问孝,孔子说:“父母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忧愁。”王充《论衡·问孔篇》说:“武伯善忧父母,故曰‘唯其疾之忧’。”这是说孝子对父母疾病的担忧。另一说,如马融云:“言孝子不妄为非,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这两种说法可以说通。我们采用马融的说法,那么孝子不要胡作非为,让自己遭受疾病,使得父母担忧。

这里给我们的启示是:孝子之孝,不要让父母来担忧自己,而其中最要紧的是自己不要胡来乱为而招来疾病。这深层意思就是孝子要好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与生命。

《论语》孝论的智慧(2)

5。 《论语·为政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孔子弟子,姓言,名偃。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如今的孝,就是能够养父母罢了。至于犬和马,皆能够有所饲养;不孝敬父母的话,还有什么区别呢·”

这段话很深刻:(1)孔子批评了当时人们普遍的理念错误,即孝等于能够赡养父母。(2)孔子有力反驳,家里饲养犬和马也是养,难道可以等同对父母的侍奉吗?因此孝子不仅要赡养,在深层更应当敬重父母,那就是情感上的孝敬。(3)于是揭示了孝的层次,表层是养,深层是敬。只是养,而没有敬,不能算是真正的孝;完美的是既能养,又能敬,所以有“孝敬”一词深入人心,也有“孝养”一词。

6。 《论语·为政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孔子的弟子。先生,指尊者,或认为也指父母。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有好看的脸色很难。有事情,弟子去服务劳动;有酒食,让年长的先生饮用,做到这些就可以认为孝了吗·”

这里也有几点可析:(1)孔子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孝的理念——“色难”,而“色难”的深层就是孝敬,有孝敬就能和颜悦色对待父母。但是这又很难做到,因为不是一时一事,也不是表面的做作。后来从这里人们又提炼出一个“色养”的理念,即要好好地从内心到脸色、态度去孝敬父母、孝养父母。(2)孔子再次批评了那两种孝的理念:一是在体力上去服务父母、长辈,去劳动干活,二是让他们有酒有食。这番话可以同上面一段同观共悟。

7。 《论语·为政篇》:“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姓季孙,名肥,鲁哀公时的宰相。季康子问:“要使得民众敬重我、尽忠而努力干活,怎么办?”孔子说:“用庄严的态度来对待他们,那么就会敬重你;你能孝敬,又能慈爱,那么民众就会忠诚;推举善人,而教育那些没有才能的人,那么民众就会努力。”

这一段关于孝的启示是:当一个领导者能够对上孝敬、对下慈爱,那么风气就会延伸出去,对民众产生积极的影响,他们也就因此能对你忠诚。孝,又一次与管理关联。这也就是“孝治”的理念,可以和《孝经》对照理解。

8。 《论语·为政篇》:“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

《书》,指《尚书》,但是孔子在这里引用的话,在今文《尚书》中已经见不到了。意思是,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政?”孔子说:“《尚书》说,‘孝,唯有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便可以延伸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就是从政,为什么一定是那种做官的从政呢?”

这里有几点启发:(1)孔子对历史上的“孝”的理念有过深入的研究与继承,这里提到《尚书》的论孝,就是一例。因此可以推知,《孝经》是吸收了历史上的有关孝的成果以及加上孔子本人的研究,从而结晶出来的经典文献。(2)孔子点明了孝与政治的关系,一个家庭的孝,可以逐步影响开来,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这就是“孝治”的内容之一。此也可以和《孝经·孝治章》互观。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论语》孝论的智慧(3)

9。 《论语·泰伯篇》:“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间然”,找空子,挑剔、批评的意思;“间”,空隙。“黻()冕”,祭祀穿的衣服称为黻,戴的礼帽称为冕。“沟洫”,沟渠。孔子说,对于大禹,我没有什么可挑剔了。他饮食菲薄,然而尽量孝敬鬼神;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候穿戴的礼服很讲究;他住的宫室很低矮,却尽力治水。大禹,我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了。

大禹是孔子心目中备受崇敬的又一榜样,从孝来说,这段话突

中国热  陌生女友  阴阳宅风水  于丹论语 心得(选载)  我的哭声无人听见  百家讲坛:道光皇帝  癌症不是绝症  鲁宾逊漂流记  僵尸少年修仙记  姬的时代  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  飞扬-比天空还远的季节  末日审判者  桃红床的故事  塞拉的符咒  如意神帝  玄欲  观测站日常(双性)  无目的美好生活  你有一个沈流景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豪门:上校克制点

重生豪门:上校克制点

甜宠父母离婚,这一世江蓠选择了母亲,继父位高权重,弟弟软萌可爱,一切幸福美满。直到她换了个身份神秘的经纪人,‘好’运如影随形江蓠(嫌弃脸)饭局不去,综艺不上,代言不接,想干嘛你?经纪人(正直脸)...

最后一个守墓人

最后一个守墓人

我叫阴七,我是一个阴阳师,从小就没有父母,是师傅从小把我养大。我17岁,师傅居然让我去大学?师傅,我年龄不够吧?上大学还好,居然遇到了僵尸?僵尸到还好,还居然有僵龙?诡异的村子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而重庆这座古墓的主人又是谁?为何我是守墓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作者和你一起去揭开谜底。...

牧龙师

牧龙师

这片大陆上任何生灵都有几率化龙。传言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一道龙门,跃过之后,宛如苍穹日月,耀眼辉煌。人也是如此。人的龙门就在于化身牧龙师。四处找寻那些即将化龙的小幼灵,将它们驯养成当世无双的龙王!...

我的机甲女王

我的机甲女王

方石,出身废弃矿星K3的机修师,人生的两大梦想一成为帝国第一女机师苏诗儿的机修师二成为苏诗儿背后的小男人。然而,当被陌生的蓝发女孩夺走他的初吻,并得到一块神奇的智能机卡后,方石却发现自己的人生开始一步一步偏离预定轨迹,他的梦想他的世界一切都变得支离破碎。...

涅槃之九界独尊

涅槃之九界独尊

萧天,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得到了一枚很普通的圆石头。而谁能想到,就是这一枚不起眼的破圆石头,却是在无数宇宙中流浪了无数个万亿亿兆年的逆天秘宝呢?修真决?修仙录?修神典?还是?我萧天不修这些,要修就要修炼无数宇宙最顶级,最厉害的涅槃混沌决!从此以后,萧家不再是任人欺负的弱势群体,萧天创玄焱阁,横扫全球!最后机缘巧合下更是得知,在别人眼中贫瘠的地球竟然是传说中的源界!最终萧天和家人,红颜,兄弟离开了地球,开始了精彩无比的旅程。横空出世的萧天,带给无数的宇宙什么样精彩传说呢?孤狼将带您进入不一样的玄幻,仙侠的世界,我们一起驰聘!一起成长!加群227940912,可以一起交流一下!...

画皮:少女捉妖师

画皮:少女捉妖师

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美女才会画皮。午夜高粱地里的俊美秀才撩拨着独居寡妇的心弦,艳遇之中暗藏杀机。寡妇的女儿,阴时阴刻降生在大雪地里,注定一生不凡。六岁年纪一碗狗血瓢泼,惊散千年妖魅。多少恨意杀意多少鬼气妖气席卷而来化成眉心一点朱砂。然而人心莫测,云波诡谲。比起妖魔,更可怖的则是人心。爱与恨的纠葛,生与死的眷恋,试问她又能如何挣脱天道,逆天而行。三界六道,轮回不终,一声号令,百鬼夜行。推荐新文女帝驯狼夫完结旧文墓中无人鬼丈夫一枝懒花后援会群号72012883...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