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译文】
“(百姓)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分辨土地的情况而获得利益,谨慎立身,节约用度,以此来奉养父母,这就是百姓的行孝。所以从天子至于百姓,如果行孝不能够自始至终,却要想不遭遇祸患,那是从未有过的。”
【讲读】
此章最后讲“五孝”中的普通百姓的孝道,因此称为《庶人章》。
一、 庶民孝道的四方面
1。 用天之道。
《注》:“春生、夏长、秋敛、冬藏,举事顺时,此用天道也。”
“用”,运用、遵行的意思。“天之道”,天道,指自然运行的规律。这是说,百姓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比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
孔子是抓住庶民的特点来论说孝道的,当时的庶民一般是农耕者,因此孝道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顺因天之道,干好自己本分的耕种收获等。
2。 分地之利。
《注》:“分别五土,视其高下,各尽所宜,此分地利也。”
庶民要耕种好,就得分辨土地的情况,然后可以按照土质情况以及高下环境,该怎样使用的,该种植什么的,就按照不同的特点来使用,这才能分享土地的利益。
比如《周礼·大司徒》有分辨“五土”之说:一是山林、二是川泽,三是丘陵,四是坟衍,五是原隰(,低湿的地方)。庶民要分辨之,适宜种植什么,就播种之。
3。 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注》:“身恭谨,则远耻辱;用节省,则免饥寒;公赋既足,则私养不阙。”郑玄注:“行不为非,为谨身。富不奢泰,为节用。度财为费,父母不乏也。”
这是说,能按照天时、地理的规律勤勉地耕种,自己又谨慎,又节约用度,然后以此来赡养父母。
4。 此庶人之孝也。
《注》:“庶人为孝,唯此而已。”此总括以上四个方面,这些就是庶民的孝道了。
二、孝:自始至终
最后将上面五章的“五孝”作出小结:“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注》:“始自天子,终于庶人,尊卑虽殊,孝道同致。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言无此理,故曰‘未有’。”
这是说,所以上始自天子、下终至于百姓,如果孝没能被自始至终地施行,而想要不遭遇到祸患,那是不可能的。
回过头来,再来看值得一提的《庶人章》之“庶”。《说文》:“庶,屋下众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屋下光多也。”由屋子里亮光的众多,而引申为众多、然后是人的众多,便与众人、百姓联系上了。
有意思的是,说到“庶人”的孝道,在表达上有两处不同,一是以上几章都会用上“盖”字,二是都引用文献《尚书》或《诗经》,来深化旨意,然而本章却都没有。这是为什么?《疏》云:“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皆言‘盖’,而庶人独言‘此’。注释言‘此’之意也,谓天子至士,孝行广大,其章略述宏纲,所以言‘盖’也;庶人用天、分地、谨身、节用,其孝行已尽,故曰‘此’。言惟此而已。庶人不引《诗》者,义尽于此,无赞诸也。”——因为既然是众人、普通人,所以能做到这些,就是很好地尽行孝道了。但是既然不是一般人,而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那么职位越高,孝道就越是宏大,所以文中用“盖”,表示大略而已,而还不足以全部囊括之。
这既让我们看到,古代经典用字的讲究,令人钦佩;而古代解读者的心细如发的剖析,也让人肃然起敬。不仅如此,这里更有启发意义的是,孝道这种道德规范,不是越对下越严求,而是越对上越严肃庄重;对那些越是有社会职权的人物,如士、卿大夫、诸侯、君王的要求更为整肃,并逐级加重加大。
三、《庶人章》现代启示谈片
读完这“五孝”,我们会特别感悟到原来孝的内容是那样丰富,不仅仅是一般所谓的赡养父母、孝敬亲人、悌友兄弟。孔子看来,这些内容仅仅是行孝的基本层面的东西。孔子则进一步把这些属于基本层面的孝道,推广演绎出去了,延伸到社会的每一层次人的岗位职责中去了。
在这一孝的系统的层次中,孔子认为越是高位,那么孝道的内容越是重要,意义与价值越是重大,要求也越是高,越是要做出表率来。
这些都是孔子的智慧。孔子不仅对前人的孝的理念作出继承,而且用自己的智慧加以总结与发展,这就是《孝经》之“经”的价值。
如果现代的道德教育能借鉴孔子的这种智慧,那么不仅对于孝道,而且对于其他的品德教化,都会有新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可以学习孔子的一种思考的方法,即是某一理念在系统中分层解读,并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要求与目标等。
另外对于社会上的普通人来说,孝就是“养父母”。这似乎很简单,但是就在高度发展的21世纪,还有很多人做不到赡养父母,更不要说达到古人所说的那种高层次的赡养了。“养父母”,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让我们来读读《吕氏春秋·孝行览》中的“五养”:一是“养体”,即是“修宫室,安床笫(,席子),节饮食,养体之道也”。二是“养目”,即是“树五色,施五彩,列文章,养目之道也”。三是“养耳”,即是“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四是“养口”,即是“熟五谷,烹六畜,和煎调,养口之道也”。五是“养志”,即是“和颜色,说(悦)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这就是古人赡养父母的境界,完美地高层次地尽到了孝行。面对物质条件根本不能与今人相比拟的古人,他们却具有或向往这种高境界的“五养”之赡养,现代人是不是会有些特别异样的感触呢?
。 想看书来
三才章第七(1)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译文】
曾子说:“真是太厉害了,孝道如此重大!”
孔子说:“孝就像上天的日月星辰运行那样是经常的,像大地有利万物那样是道义的,是民众的行为常德。天与地的经常法则,而民众效法它们。效法天的常明,利用地的常利,而顺化天下。因此那种教化不待严肃而成就,那种政治不待严酷而治理。先王看到教化可以化育民众,因此用博爱作先导,而民众就没有谁遗弃他们的亲人了。向民众陈说道德道义,而民众就兴起好的行为。用谦敬礼让作表率,那么民众就不争夺。用礼乐来引导民众,那么民众就和睦。用好恶之分辨来明示民众,那么民众就知道禁戒。《诗经》说:‘声势显赫的大师尹氏,民众都瞧着你呢。’”
观测站日常(双性) 飞扬-比天空还远的季节 僵尸少年修仙记 百家讲坛:道光皇帝 陌生女友 塞拉的符咒 桃红床的故事 于丹论语 心得(选载) 你有一个沈流景 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 无目的美好生活 癌症不是绝症 鲁宾逊漂流记 我的哭声无人听见 阴阳宅风水 玄欲 末日审判者 中国热 姬的时代 如意神帝
集周胡子的睿智贺胡子的风趣和王胡子的勇猛于一身,这就是郑胡子。他起于微末,有大功于国,是人民的好将军。太祖语录。华北治安之恶化,实起于郑卫国。那里有郑卫国,那里就有噩耗传来。未能将他的部队的掐灭于萌芽状态,实乃北支派遣军最大的渎职。冈村宁次。记者问常先生,请问共军将领中您最痛恨谁?常凯申咬牙切齿地说郑!卫!国!记者奇道这是何故?常凯申铁色铁青,说别人都是抢,就他是骗!记者又问那您最喜欢的共军将领又是谁呢?常凯申无奈地说还是他。记者呃?...
柳雅睁开眼睛就是破墙烂瓦小土炕。可怜那瘫痪的老爹纯良的弟弟都面黄肌瘦。这是家,还是难民营?咱上辈子是杀手,这辈子是能手空手都能套白狼,废物也能变...
从军中归来的特种兵王突逢末世,一切陷入大乱。打怪练兵把妹造基地,没错,这才是末世里正常的生活方式。且看特种兵王如何嬉笑末世,混迹花都!(感谢墨香阁提供封面!)...
末日战争爆发,人类文明即将毁灭之际,昆仑神墟突然降临,灵能重现,人类一举进化到全民修真的新世纪。灵能与科技的完美融合,这是人类最好的时代,也是最为波澜壮阔的时代,等待人类征服的只有无尽星海!...
一朝穿越,堂堂鬼医特工成红杏出墙却不知奸夫是谁的弃妃被赶出家门在荒郊野外生子。无所谓,娃都生了就养着吧。三年后,听闻爷爷病危,她携子强势归来,惊艳天下。不能修炼的废材?她一招制胜。庶出兄妹作恶?让你尝尝身败名裂的滋味!说她仗势欺人?胡说,娘亲明明是在虐狗。渣夫要她承认出轨主动弃婚?儿子,上!退婚不成,某娃他...
林彦重生了,重生在了一九八零年三月末的日本东京秋叶原。这个年代的秋叶原,还只是个电器街,并不是后世的宅文化圣地。林彦重生后的家里,经营的也是电器修理铺,而非女仆咖啡厅。重生在这个陌生国度,陌生时间,陌生城市的林彦迷茫了。两眼一抹黑的他,茫然四顾,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最后,他放弃了扣紧时代脉搏,抓住时代机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