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人中而要与他人纷争,那么就可能会遭遇兵械之灾祸。此三者不除去,即使每天用牛、羊、猪来奉养父母,还是不孝。”
【讲读】
《纪孝行章》的内容就是纪录孝子奉事父母的行为。此中讲了八个方面,应当具备者为“五事”,而必当除去者为“三事”。
一、事亲应备“五事”
1。 居敬:“居则致其敬”。《注》:“平居必尽其敬。”“居”,居住,居处,此指平时的日常的居家生活。“则”,就、便,下文同此义。“致”,献出、尽。《说文》:“致,送诣也。”“送诣”,就是送到。《段注》:“送诣者,送而必至其处也。”这第一件事,就是平时家居必尽其敬重。
“孝”中的“敬”最为重要,所以常见“孝”与“敬”联称为“孝敬”。《说文》:“敬,肃也。从攴()、苟。”徐灏《说文段注》:“攴,治也。治事肃恭之意。”奉事父母,要整肃,要恭敬,不能马虎、苟且。有意思的是,《二十四孝》的作者,他的名字就叫郭居敬。
2。 养乐:“养则致其乐”。《注》:“就养能致其欢。”第二件事,是要“孝养”,赡养父母就要尽心尽力使得他们欢乐。
作为子女不能养活父母,当然不能称为孝子;若果能养而不愿意养,也不能称为孝子;虽奉养了父母,但是不能使得父母快乐,同样不是孝子。“养则致其乐”,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赡养,二是要赡养得让父母高兴,心情愉悦。
奉养父母,包含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在物质条件上各个家庭并不一样,因为每家的孝子会有贫富之分、贵贱之别,但是总体标准应该而且是一致的,那就是“养则致其乐”。有绫罗绸缎、山珍海味,不一定就能使得父母乐;相反只是普通衣着、粗茶淡饭照样可以使得父母乐。这里有个孝敬的问题,一种真诚的沟通、感情的慰藉的问题,比如平时的关爱与交流,又如进饮食时的和颜悦色等等。这就是“色难”、“色养”的问题。
3。 病忧:“病则致其忧”。《注》:“色不满容,行不正履。疾甚曰病。”第三件事,父母生病了,得重病了,就要尽心尽力为他们分忧解愁。一是治病,竭尽全力为他们医治,尽量减少他们肉体的痛苦;一是抚慰,在精神上不断抚慰,尽量减少他们精神上的痛苦。
4。 丧哀:“丧则致其哀”。《注》:“擗踊哭泣,尽其哀痛。”第四件事,父母死了,操办丧事,要为他们尽其悲哀,终其哀情。“擗()踊”,指悲痛时捶胸顿足。
纪孝行章第十(2)
5。 祭严:“祭则致其严”。《注》:“斋戒沐浴,明发不寐。”所谓“明发不寐”,就是由夜里而至于天明而不睡觉的意思。第五件事,祭祀父母要尽心尽力为之严肃,如斋戒、沐浴、通宵达旦地怀念亲人,等等。
“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注》:“五者阙一,则未为能。”此“五者”不分人的贵贱,如果都具备了,然后才能说是尽孝地侍奉双亲了。
二、事亲要除“三不”
以上正面讲孝子的孝行,这里再转换为反面来讲述,事亲者当除去“三不”。
1。 除骄:“事亲者,居上不骄”。《注》:“当庄敬以临下也。”这是对居处在上位的人来说的,要不骄傲,不可做骄纵之事。“居上而骄则亡”,居处上位而骄纵,那么就会灭亡。
2。 除乱:“为下不乱”。《注》:“当恭谨以奉上也。”这是对居处在下位的人来说的,不要作扰乱之事。“为下而乱则刑”,居处在下位,而要作乱,那么就会受到刑罚。
3。 除争:“在丑不争”。《注》:“丑,众也。争,竞也。当和顺以从众也。”“”、“丑”原来是不同的两个字,这里本是“”字,是俦、同侪也,即是众、众人的意思;现在“”字已经简化为“丑”了。这是说,居处在众人中不要做与他人纷争之事,应当和顺从众。“在丑而争则兵”,如果居处在众人中而要与他人纷争,那么就可能会遭遇兵械之祸,害及生命。“兵”,此作动词,遭受兵器等伤害。
4。 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
《注》:“谓以兵刃相加。”从这里可以看到,此三者或是招致“亡”,或是招致“刑”,或是招致“兵”,其后果均是使自己的身体招致毁坏。这和孝行的基本要求是悖反的,因为孝行的起始,是从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受毁害为始点的。孔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第一章)既然如此,此三者都会招来危险,给父母带来忧愁,这就是不孝了。
5。 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注》:“三牲,太牢也。孝以不毁为先,言上三事皆可亡身,而不除之,虽日致太牢之养,固非孝也。”
“三牲”,指牛、羊、豕(猪),这是特别讲究、隆重的肉食了。但是,“骄”、“乱”、“争”此三者不除去,那么即使每天用牛、羊、猪来供养父母,还是不孝,因为父母常为你的安全在担忧,在忧愁。
三、《纪孝行章》现代启示谈片
孔子指出了古人行孝道应做的“五事”,虽然数千年过去了,若细细一想,其实与现代人行孝的距离很接近,并没有很深的代沟大壑。比如今天的孝子平时奉事父母也必定是“致其敬”的,奉养父母也必定是“致其乐”的,父母生病也必定是“致其忧”的,父母去世也必定是“致其哀”的,这“四事”几乎古今是一样的。只不过古人那种繁琐的讲究,比如“晨昏定省”啦,再如古人一整套的枝枝节节的丧礼啦,早已经不适用了,若再要去这样做,那就是“愚孝”了。当然第五事,今人已经不再搞古人的那套“祭祀”了,但是清明节之扫墓、墓祭还有,因此孝子“祭则致其严”还部分地相同。
我们会惊奇,孔子概括孝子的“五事”是如此的精当,这是何等的智慧!几千年过去了,基本还是这样,不是在于办事的形式的变不变,而是“五事”中那种孝道的情、理、义、礼,还是永不褪色地延伸着。
同样,孔子提出的“三不”,“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只要悟深了,用活了,依然是今人应该记取的有益的谆谆告诫。
广要道章第十二(1)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译文】
孔子说:“教化民众互相亲爱,没有比孝道更好了。教化民众尊礼顺从,没有比敬爱兄长更好了。转移风气,改变习俗,没有比音乐感化更好了。使得君上能安定、民众能治理,没有比尊礼更好了。礼,就是尊敬罢了。所以尊敬他的父亲,那么就使得儿子喜悦。尊敬他的兄长,那么就使得弟弟喜悦。尊敬他的君主,那么就使得臣子喜悦。敬爱一个人,而使得千万人喜悦。所敬爱的少,而获得喜悦的多,这就称为重要的道理。”
【讲读】
第一章曾提到了“先王有至德要道”,虽举出了“目”,但还没有详细阐发,本章则深入解析“要道”,下章则重在解析“至德”。因为这章是对第一章所举之“目”的引申发挥和演绎解说,于是就名之为“广”,从而称为《广要道章》,下一章则称为《广至德章》。当然“广”字,不仅是对于首章的阐发,还有推广、发扬、光大的意思,那就是将“要道”推而广之,以“要道”来广泛施化。《孝经》的“三广”,即《广要道章》、《广至德章》、《广扬名章》均可作如是观。
《孝经注疏》:“首章略云‘至德要道’之事,而未详悉,所以于此申而演之,皆云‘广’也。”“‘要道’先于‘至德’者,谓以‘要道’施化,化行而后遍(或作‘德’)彰,亦明道德相成,所以互为先后也。”
一、孝·悌·乐·礼
我的哭声无人听见 百家讲坛:道光皇帝 僵尸少年修仙记 玄欲 陌生女友 如意神帝 阴阳宅风水 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 观测站日常(双性) 飞扬-比天空还远的季节 中国热 桃红床的故事 末日审判者 塞拉的符咒 姬的时代 你有一个沈流景 癌症不是绝症 鲁宾逊漂流记 无目的美好生活 于丹论语 心得(选载)
甜宠父母离婚,这一世江蓠选择了母亲,继父位高权重,弟弟软萌可爱,一切幸福美满。直到她换了个身份神秘的经纪人,‘好’运如影随形江蓠(嫌弃脸)饭局不去,综艺不上,代言不接,想干嘛你?经纪人(正直脸)...
我叫阴七,我是一个阴阳师,从小就没有父母,是师傅从小把我养大。我17岁,师傅居然让我去大学?师傅,我年龄不够吧?上大学还好,居然遇到了僵尸?僵尸到还好,还居然有僵龙?诡异的村子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而重庆这座古墓的主人又是谁?为何我是守墓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作者和你一起去揭开谜底。...
这片大陆上任何生灵都有几率化龙。传言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一道龙门,跃过之后,宛如苍穹日月,耀眼辉煌。人也是如此。人的龙门就在于化身牧龙师。四处找寻那些即将化龙的小幼灵,将它们驯养成当世无双的龙王!...
方石,出身废弃矿星K3的机修师,人生的两大梦想一成为帝国第一女机师苏诗儿的机修师二成为苏诗儿背后的小男人。然而,当被陌生的蓝发女孩夺走他的初吻,并得到一块神奇的智能机卡后,方石却发现自己的人生开始一步一步偏离预定轨迹,他的梦想他的世界一切都变得支离破碎。...
萧天,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得到了一枚很普通的圆石头。而谁能想到,就是这一枚不起眼的破圆石头,却是在无数宇宙中流浪了无数个万亿亿兆年的逆天秘宝呢?修真决?修仙录?修神典?还是?我萧天不修这些,要修就要修炼无数宇宙最顶级,最厉害的涅槃混沌决!从此以后,萧家不再是任人欺负的弱势群体,萧天创玄焱阁,横扫全球!最后机缘巧合下更是得知,在别人眼中贫瘠的地球竟然是传说中的源界!最终萧天和家人,红颜,兄弟离开了地球,开始了精彩无比的旅程。横空出世的萧天,带给无数的宇宙什么样精彩传说呢?孤狼将带您进入不一样的玄幻,仙侠的世界,我们一起驰聘!一起成长!加群227940912,可以一起交流一下!...
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美女才会画皮。午夜高粱地里的俊美秀才撩拨着独居寡妇的心弦,艳遇之中暗藏杀机。寡妇的女儿,阴时阴刻降生在大雪地里,注定一生不凡。六岁年纪一碗狗血瓢泼,惊散千年妖魅。多少恨意杀意多少鬼气妖气席卷而来化成眉心一点朱砂。然而人心莫测,云波诡谲。比起妖魔,更可怖的则是人心。爱与恨的纠葛,生与死的眷恋,试问她又能如何挣脱天道,逆天而行。三界六道,轮回不终,一声号令,百鬼夜行。推荐新文女帝驯狼夫完结旧文墓中无人鬼丈夫一枝懒花后援会群号72012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