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育。
焦(1541~1620年),明代日照(今山东日照县)人,一作江宁(今南京江宁县)人。因为号澹园,又被学者称为澹园先生,享有盛名。万历十七年(1589年)举进士第一,官翰林院修撰。曾主修《国史》,撰《经籍志》。主顺天乡试被劾,谪福宁州同知。后弃官不出,专攻经史,著书立说。生平博及群书,自经史至于稗官与杂说,无不淹博贯通。善为古文,典正雅驯,卓然成家。
焦在翰林任职期间,又担任皇长子的侍讲官。他很会动脑筋,孔孟之道博大精邃,内容又多又艰深,灌输给儿童很难奏效。教育孩子要通俗易懂,并且要形象直观,因此他选用了历史上的可供借鉴、取法、劝诫的故事六十则编成教本,又邀请明代宫廷的名画家丁云鹏(1547~1628年)配上精美插图。成为图与文并茂、理念与智慧共具、真谛和体味皆佳的启蒙经典。《养正图解》的第一篇是《寝门视膳》:
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如何?”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暮,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命膳宰,曰:“未有原?”立曰:“诺。”然后退。
此篇为全书的肇始,而全篇的主题就是一个“孝”字,说文王的孝行,明文王是个孝子,喻文王用他的行动演绎了孝道,劝勉皇子懂孝行孝。这也说明编者体现了《孝经》“百行孝为先”的理念。
文王,就是周文王,姓姬名昌,是王季的儿子,商朝末年周族的领袖。文王,当初还是世子时,也就是做太子的时候,探望父亲王季是每天三次。
早上鸡初鸣,就穿衣起身,来到父亲的寝室门外,询问王季的侍候者:“今天安好否?情况怎样?”回答:“安!”文王就高兴。有意思的是,文王不直接而是间接询问,这一细节说明,他的孝顺之心的细致,不去干扰其父的正常生活。然后中午,也是这样;晚上,亦如此。
如果遇到告诉他,其父亲不能正常起居饮食的话,文王就脸色忧愁,走路连步履都错乱了。一旦其父恢复饮食正常,他也就解除忧愁,恢复正常。
在其父的饮食方面,文王特别重视尽孝。端上膳食,必定要查看饮食寒凉、温暖调节的情况。食毕,必定要询问饮食的情况,比如饮食的胃口、喜欢与不喜欢什么等细节。对掌膳食的人吩咐:有没有原来吃剩的,不要把吃剩的再端给其父吃。等到侍从答应了,他才放心地回去。
在《国语·晋语四》还有这样的记载:“文王在母不忧,在傅弗勤,处师弗烦,事王不怒,孝二虢,而惠慈二蔡,刑于大姒,比于诸弟。”周文王在襁褓时没让其母担忧,在傅父那里没让其傅劳苦,对于老师没让其师烦恼,奉事父王没让其父发怒,孝友其弟虢仲与虢叔,恩惠慈爱儿子管叔与蔡叔,对其妻大姒()树立典范,亲爱团结同宗兄弟。这正如《诗经·大雅·思齐》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家邦。”“寡妻”,就是嫡妻。意思是,自己做妻子的典范,而影响至于兄弟,再至于治理国家。
文王那时,当然还没有《孝经》,但是孝行早就有了。如果从《孝经》角度来解读,那么这一则故事,有几点启示:(1)文王的德行,首先体现在孝道的根本上,而正如《孝经》所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也”(《孝经》一章,下同)。(2)文王的孝,又具体体现在尽心竭力地对亲人的养和敬上,正所谓“夫孝,始于事亲”。(3)文王孝道的逻辑进程,由家里的孝行,而推广至于天下,正如“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文王后来用侍奉其父的孝行来推广至于天下,所以能够做到“天下之分,其三归周”。(4)文王最后为周武王夺取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王行孝道,告诉人们的,也如《孝经》所谓的“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这是焦《养正图解》的深意所在。面对皇长子,首先要教诲立德行孝,此为先为本。在这方面,焦选择了文王这个榜样,而文王在做太子时候的做法就是一个切近的例证。《养正图解》第一篇就是与《孝经》的“开章明义章第一”相呼应的。
此书到了清代,光绪皇帝为了不至于湮没无存,还特地将内府旧存的写本发出,敕令武英殿刊刻,以广流传。
孝的传统的衰蜕
孝的传统在漫长数千年的传承后,到了近现代便渐渐地衰退、衰败、衰落了。
历史呈现出鲜明的转变节点,让后人明晰地看到“孝道”的蜕变轨迹。这里也简略一说。
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对传统孝道的扫荡。有学者做出这样的分析:
这次运动对传统的孝观念有过一次大胆而猛烈的冲击,竟然出人意料地一度摧毁了孝的观念的存在基础家庭。洪秀全一再宣称:“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人,尽是姊妹之辈。”按照这样的理念,在江南社会某些城乡拆散了家庭。他们将所有的人,无论父子、夫妇、兄弟、姐妹,按照男馆、女馆进行另外的排列组合。一时间,太平天国社会呈现出“父母、兄弟、妻子,立刻解散”的局面。父母和子女不仅平时“不容相通”,偶尔在街上相遇,也“只许隔街说话,万分伤心,不许流泪”。如此生活,是根本找不出什么孝的影子的。“这是近代中国社会乃至几千年的历史中唯一一次破坏家庭生活结构进而也猛烈地冲击了传统孝观念的雷厉风行的警人行动”。曾国藩曾说:“举中国几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天辟地以来名教之奇变。”(见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
2009年初,一个冬日的上午,笔者终于有机会来到广州花都的官禄()洪秀全故居参观。一进大门,便是洪秀全的青铜像,沐浴在冬日的阳光中。后面就是当初他亲手种植的龙眼树,在太平天国失败的那一年,此树曾被雷电劈成两半,可是没有死,奇迹般地活到现在,枝干崛兀,满目峥嵘。这里有洪氏宗祠,纪念祖德宗功;半月形池塘,映出丫山倒影。湖旁还有书房阁,据介绍洪秀全七岁在此读书,勤奋好学,“五六年间,即能诵读四书五经、《孝经》以及古文多篇,其他更自读中国历史及奇异书籍”。笔者突然想到,如果让后来的洪秀全再来谈谈对幼年诵读《孝经》的感悟,一定会有一番惊世骇俗、刻骨铭心的大议论了!难道不是吗?到后来,洪秀全的《幼学诗》又在讲孝悌了,从家道、父道、母道、子道、媳道、兄道、弟道按序排列出家规来。他的族弟洪仁也在教诲人们:“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钦定英杰归真》)历史留给人们深思!
其次,后来的新文化运动,也许可以说是对传统孝道的再一次大扫荡。既然要打倒孔家店,自然《孝经》、孝道一类都属于打倒之列了。关于新文化运动,今人研究很多,从吴虞、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一路说下来的话太多了,大家较熟悉,这里也不再多评论了。只觉得张依萍《枕上随笔》有一段*,或许可以让大家感受一下当时“五四”时期的社会氛围:
那时的青年,大家嚷着反对家庭,反对宗教,反对旧道德、旧习惯,打破一切的旧制度。我在南京暑期学校读书,曾见一个青年,把自己的名字取消了,唤做“他你我”。后来到北京,在北大第一院门口碰见一个朋友偕了一个剪发女青年,我问她:“你贵姓?”她瞪着眼看了我一会,嚷着说:“我是没有姓的!”还有写信否认自己的父亲的,说“从某月某日起,我不认你是父亲了,大家都是朋友,是平等的”。
这段话转引自周策纵的《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一书,年轻人读了觉得好刺激,好新鲜!经过“*”的人,觉得似乎好熟悉,一点儿也不陌生;因为此后数十年掀起的“*”,不也是这样,甚至更有甚者吗?在一片“破四旧”、“造反有理”、“批孔”之中,孝的传统再一次被大扫荡。
不过历史很有意思,自有运行的规律。今天孔子学院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办了,孝子评选在许多城市开展,孝文化在逐渐升温。
老子说:“大音希声。”历史无语,历史却又无声胜有声地面对着一代又一代人。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飞扬-比天空还远的季节 玄欲 观测站日常(双性) 无目的美好生活 鲁宾逊漂流记 百家讲坛:道光皇帝 你有一个沈流景 僵尸少年修仙记 阴阳宅风水 中国热 于丹论语 心得(选载) 塞拉的符咒 我的哭声无人听见 癌症不是绝症 末日审判者 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 姬的时代 陌生女友 如意神帝 桃红床的故事
甜宠父母离婚,这一世江蓠选择了母亲,继父位高权重,弟弟软萌可爱,一切幸福美满。直到她换了个身份神秘的经纪人,‘好’运如影随形江蓠(嫌弃脸)饭局不去,综艺不上,代言不接,想干嘛你?经纪人(正直脸)...
我叫阴七,我是一个阴阳师,从小就没有父母,是师傅从小把我养大。我17岁,师傅居然让我去大学?师傅,我年龄不够吧?上大学还好,居然遇到了僵尸?僵尸到还好,还居然有僵龙?诡异的村子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而重庆这座古墓的主人又是谁?为何我是守墓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作者和你一起去揭开谜底。...
这片大陆上任何生灵都有几率化龙。传言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一道龙门,跃过之后,宛如苍穹日月,耀眼辉煌。人也是如此。人的龙门就在于化身牧龙师。四处找寻那些即将化龙的小幼灵,将它们驯养成当世无双的龙王!...
方石,出身废弃矿星K3的机修师,人生的两大梦想一成为帝国第一女机师苏诗儿的机修师二成为苏诗儿背后的小男人。然而,当被陌生的蓝发女孩夺走他的初吻,并得到一块神奇的智能机卡后,方石却发现自己的人生开始一步一步偏离预定轨迹,他的梦想他的世界一切都变得支离破碎。...
萧天,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得到了一枚很普通的圆石头。而谁能想到,就是这一枚不起眼的破圆石头,却是在无数宇宙中流浪了无数个万亿亿兆年的逆天秘宝呢?修真决?修仙录?修神典?还是?我萧天不修这些,要修就要修炼无数宇宙最顶级,最厉害的涅槃混沌决!从此以后,萧家不再是任人欺负的弱势群体,萧天创玄焱阁,横扫全球!最后机缘巧合下更是得知,在别人眼中贫瘠的地球竟然是传说中的源界!最终萧天和家人,红颜,兄弟离开了地球,开始了精彩无比的旅程。横空出世的萧天,带给无数的宇宙什么样精彩传说呢?孤狼将带您进入不一样的玄幻,仙侠的世界,我们一起驰聘!一起成长!加群227940912,可以一起交流一下!...
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美女才会画皮。午夜高粱地里的俊美秀才撩拨着独居寡妇的心弦,艳遇之中暗藏杀机。寡妇的女儿,阴时阴刻降生在大雪地里,注定一生不凡。六岁年纪一碗狗血瓢泼,惊散千年妖魅。多少恨意杀意多少鬼气妖气席卷而来化成眉心一点朱砂。然而人心莫测,云波诡谲。比起妖魔,更可怖的则是人心。爱与恨的纠葛,生与死的眷恋,试问她又能如何挣脱天道,逆天而行。三界六道,轮回不终,一声号令,百鬼夜行。推荐新文女帝驯狼夫完结旧文墓中无人鬼丈夫一枝懒花后援会群号72012883...